骨密度是是骨骼強度的一個重要指標
2022-01-24 來自: 百度 瀏覽次數:89
骨質疏松癥
骨質疏松癥(osteoporosis)是由于多種原因導致的骨密度和骨質量下降,骨微結構破壞,造成骨脆性增加,從而容易發生骨折的全身性骨病。骨質疏松癥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二大類。原發性骨質疏松癥又分為絕經后骨質疏松癥(Ⅰ型)、老年性骨質疏松癥(Ⅱ型)和特發性骨質疏松(包括青少年型)三種。絕經后骨質疏松癥一般發生在婦女絕經后5~10年內;老年性骨質疏松癥一般指老人70歲后發生的骨質疏松;而特發性骨質疏松主要發生在青少年,病因尚不明。
病 因
骨質疏松癥除了主要與絕經和老年有關的原發性骨質疏松外,還可能由多種疾病引起,稱為繼發性骨質疏松癥??赡芤鸸琴|疏松的常見疾病有:
1.內分泌疾病
糖尿?。?型、2型)、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癥、庫欣綜合征(Cushingsyndrome)、性腺功能減退癥、甲狀腺功能亢進癥、垂體泌乳素瘤、腺垂體功能減退癥等。
2.結締組織疾病
系統性紅斑狼瘡、類風濕性關節炎、干燥綜合征、皮肌炎、混合性結締組織病等。
3.慢性腎臟疾病
多種慢性腎臟疾病導致腎性骨營養不良。
4.胃腸疾病和營養性疾病
吸收不良綜合征、胃腸大部切除術后、慢性胰腺疾病、慢性肝臟疾患、營養不良癥、長期靜脈營養支持治療等。
5.血液系統疾病
白血病、淋巴瘤、多發性骨髓瘤、高雪病和骨髓異常增殖綜合征等。
6.神經肌肉系統疾病
各種原因所致的偏癱、截癱、運動功能障礙、肌營養不良癥、僵人綜合征和肌強直綜合征等。
7.長期制動
如長期臥床或太空旅行。
8.器qi官guan移yi植術后
9.常期使用下列藥物
糖皮質激jisu素、免疫抑制劑、肝gansu素、抗驚厥藥、抗kangai癌藥、含鋁抗酸劑、甲狀腺激jisu素、慢性氟中毒、促性腺激jisu素釋放激jisu素類似物(GnRHa)或腎衰用透析液等。
臨床表現
1.疾病癥狀
骨質疏松癥本身包括三大類癥狀
(1)疼痛患者可有腰背酸痛或周身酸痛,負荷增加時疼痛加重或活動受限,嚴重時翻身、起坐及行走有困難。
(2)脊柱變形骨質疏松嚴重者可有身高縮短和駝背。椎體壓縮性骨折會導致胸廓畸形,腹部受壓,影響心肺功能等。
(3)骨折非外傷或輕微外傷發生的骨折為脆性骨折。是低能量或非暴力骨折,如從站高或小于站高跌倒或因其他日?;顒佣l生的骨折。發生脆性骨折的常見部位為胸、腰椎、髖部、橈、尺骨遠端和肱骨近端。
2.骨質疏松癥的危害
疼痛本身可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,脊柱變形、骨折可致殘,使患者活動受限、生活不能自理,增加肺部感染、褥瘡發生率,不僅患者生命質量和死亡率增加也給個人、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。